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 » 政策文件

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等11部门关于印发助力小微经营主体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

2025年05月23日 18:10:00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黔税发〔2025〕8号

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各市(州)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贵州贵安新区税务局,各市(州)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知识产权)、医疗保障、商务、学技术、资促进部门,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工商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贵州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发展部署要求,持续优化小微经营主体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等7部门关于开展2025年助力小微经营主体发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的安排,省税务局、省工商联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市场监管省医保局、省投资促进局、省政务服务中心,以多部门协同共治为主线,“聚力小微 焕新赋能”为主题,重点推出助力小微经营主体发展条措施

一、精准宣传辅导,政策直达快享。税务发改、工信、人社、市场监管、医保、工商联等部门梳理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发展政策,搭建联合宣传辅导机制,通过“全国税收宣传月”“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活动”等,深入开展专题培训、政策宣讲、案例分享服务。税务部门开展小微经营主体税费宣传辅导提质增效工作,用好行业协会、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等社会志愿服务力量,丰富公益性宣传辅导内容。税务、工商联联合科技、财政、金融监管等部门梳理归集科技扶持、资金奖励、贷款贴息等政策,精准匹配适用对象,通过征纳互动服务平台”“贵州政务服务网”等渠道对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精准推送。

二、加强协同配合,提供便捷服务。政务服务中心、税务人社、市场监管、医保等部门,围绕“个转企”“个人创业”“新车上牌”、数据填报、参保缴费等跨部门事项,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范围,最大限度“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充分发挥企业之家线上平台功能,汇聚评选奖励、基金支持、税费优惠、外贸服务等资源。税务部门通过征纳互动“问办协同”“远程虚拟窗口”等及时解决纳税人缴费人线上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跨区域协同办理。部门联动推进贵人智办AI助手应用逐步实现高频政务服务智能申报、智能受理、智能审批。

三、强化数据支撑,多维监测预警。工商联、税务、发改、统计等部门持续完善“统计数据+税收数据+运行调查”“季报+年报”的民营经济统计监测机制,拓展构建“贵州省民营经济(小微经主体)税收指数”,巩固优化“税眼CT”快查实帮机制,全方位反映民营经济及小微经营主体发展状况,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税收经济分析和监测预警,帮助解决信用培育提升、风险预防、融资贷款等问题。

四、联动征集分析,高效响应诉求。工商联、税务部门联合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推动惠企政策落实相关业务部门直接对口联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协)会,架设诉求直通、政策直达、服务直享的直联点”。工商联、税务、发改、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探索建立小微经营主体诉求联动响应机制,开展小微经营主体发展情况专题分析,挖掘需多部门联合解决的复杂问题,协同解决“急难愁盼”,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发改部门将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收到的民营企业涉税问题,及时转税务部门推动解决。

五、维护法治公平,促进合规经营。税务、工商联、发改、工信、人社、市场监管、医保等部门,梳理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小微经营主体在办理业务、享受政策、履行义务等方面的合规性要求,开展针对性辅导与精准化推送,提升合规经营能力加大违法违规案件曝光力度,引导小微经营主体主动学法知法守法。税务部门推行涉税专业服务信用码,开展“红黑榜”公示,引导其规范执业、优质服务,带动小微经营主体合规经营。探索实施“个转企”过渡期举措,加强注册资本认缴、纳税申报等环节的指导,降低个体工商户转企后合规成本。

六、聚焦重点人群,助力创业就业。税务部门联合市场监管、行业主管部门面向新办小微经营主体提供跨部门、多维度的政策宣传辅导,帮助其快速掌握适用政策与合规性要求助力新办小微经营主体“好开业”。税务市场监管、人社等部门加强信息共享,通过提示提醒、上门辅导等方式,帮助企业充分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增强其吸纳重点人群就业的积极性,支持重点人群“好就业”。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就业群体,帮助了解并享受创业就业相关优惠政策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综合受理平台,优化再造服务流程,实现重点人群创业各个单独事项一表申请、一次告知、一套资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支持重点人群“好创业”。

七、优化信用培育,拓展增值服务。税务部门通过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服务平台等渠道精准推送信用预警提醒信息,助力小微经营主体失信行为提前纠正、便捷修复。市监部门做好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的分类培育工作推动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科学精准分类,优化个体工商户信用修复机制,探索个体工商户补报年报信用修复“免申即享”。发改、税务、工信、市监等部门实施守信联合激励措施共享纳税信用A级小微经营主体名单等信用信息,落实好在融资便利、工程招投标、项目审批、财政资金、享受税费优惠等领域的激励措施。工商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向金融机构推送优质民营企业、优质小微企业名单,协同落实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银税互动”工作机制,助力更多信用良好的经营主体以信换贷,解决融资难题

八、激发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效能。工信、税务、科技、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协作机制,推动科技、市场监管、财税等方面的政策供给,在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优惠政策、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强化对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企业在政策支持、能力建设、创新加速等方面的指导服务,保障其享受各项扶持政策,提高孵化器的服务能力和孵化成效;深化产学研合作,探索运用研发投入、报送信息等大数据筛选创新活动活跃的小微经营主体,助力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科研机构研究成果的精准匹配,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和贵州中小企业网要整合服务资源,围绕人才引育、投融资、成果转化等优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九、深化政策引导,推动绿色发展。工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聚焦产业链绿色发展需求,走访调研代表性小微经营主体,引导大型企业利用自身在产品绿色设计、绿色供应链管理、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方面的经验,带动上下游小微经营主体实施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培育绿色工厂。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绿色税制体系正向激励作用,落实好支持环境保护、促进节能环保、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税费优惠政策,引导小微经营主体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积极对接财政、水利等部门,联合开展水资源税改革专题活动,鼓励小微经营主体通过节水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用水效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十、赋能跨境经营,支持开拓市场。商务、发改、投资促进等相关部门加强与“走出去”小微经营主体常态化沟通交流,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投资促进、外资外贸、减税降费等政策查询和问题解决一站式公共服务;开展企业能力培训、政策辅导解读,组织符合条件的优质小微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国际会议会展等交流活动,提升合规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帮助拓展海外市场。务部门强化“税路通·e路黔行”税收服务品牌作用,持续更新税收指南、税收指引、海外案例等系列知识产品,推动跨境投资税收信息通、政策通、服务通适配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管理服务新需求,健全完善跨境贸易和投资税收服务体系,积极落实跨境电商相关税收支持政策,为小微经营主体“走出去”减负赋能

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明确任务分工,统筹协调推进;要因地制宜细化落实举措,加强协作配合;要及时总结亮点举措,宣传推广各项服务小微经营主体的有益实践,切实增强服务能力,助力小微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贵州省商务厅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贵州省医疗保障局

贵州省投资促进局        贵州省政务服务中心

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

2025年5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