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 媒体动态

穆仕铭:贵州税收信息化战线上的“尖兵”

2022年03月01日 19:40:00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税务大厦机房搬迁,在简易办公桌检查主机、存储、数据库、虚拟化环境状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愈加突显,如何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提高征管效率,优化纳税服务,是税务部门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有这样一名税收信息化战线上的“尖兵”,他亲历了贵州税收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从信息管税到以数治税的全过程,打赢了一个又一个“信息攻坚战”,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他就是贵州省税务局信息中心的税务干部——穆仕铭。从税25年来,他一直奋斗在税收信息化建设的一线,持续为税收事业信息化的发展添砖加瓦。

尽职尽责,坐镇“火山口”

在信息中心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对此,穆仕铭的答案是:认真谨慎,尽职尽责。

“信息中心面临的风险极多,而且一旦出问题,可能影响多个地区多个业务部门。”其他部门的同事都说,在信息中心工作是“坐在火山口上”,穆仕铭说,“只有认真再认真,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2021年9月26日,为更好地支撑全省税务系统智慧监管和大数据应用,贵州省税务局对税务大厦、中山西路办公区、观山湖区电信租赁机房内的设备进行整体搬迁。

此次机房搬迁涉及千余台服务器和网络存储设备、近两百个业务系统,需割接几百条网络链路,时间紧、任务重。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证数据完整转移。”穆仕铭说,只要有一个数据库发生数据丢失,就可能造成连锁反应,导致更多的业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进而严重影响全省1000余万纳税人无法正常缴纳税款。

因此,穆仕铭制定了完善的搬迁方案和应急预案,在搬迁前先进行数据备份,再进行设备的搬迁,在新机房环境按照业务系统优先级上架开机,立刻进行数据验证,确认无误后才移交到下一环节。

事实证明穆仕铭的细心谨慎是有用的——在搬迁过程中,因为运输震动和机房温度偏高,导致十余块硬盘损坏,所幸其中的数据早有备份,才没有导致数据丢失。

2021年9月29日,数据中心完成搬迁,但穆仕铭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他第一时间着手开展系统恢复工作,验证系统运行是否顺畅、是否存在隐患。

那段时间,穆仕铭经常加班到深夜,只为尽快恢复系统,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办税体验。

在小雨中登记和核对税务大厦、中山西路和金阳机房汇拢到新机房的设备情况

2021年10月7日,经过多次验证,系统重新上线,纳税人缴费人再次享受到“足不出户”的网上办税服务。

“这次机房搬迁,还盘活了全局的设备资源,现在设备的平均负荷均在60%以下,不仅延长了设备寿命,还留出了应对突发情况的余量。今后贵州税务的设备安全、系统稳定性将更有保障。”穆仕铭笑着说道。

然而少有人知的是,因为长期加班,在完成机房搬迁后没多久,穆仕铭就因为胰腺炎复发,被送进了医院。

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剧烈的疼痛让穆仕铭汗流不止,身上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医生立刻将他送入ICU病房,经过两周的重症加强护理,才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康复回岗后,穆仕铭仍然不改工作狂的本色。2022年2月15日清晨,他的手机上收到机房监控系统发来的警信息,于是天还没亮他就赶到机房进行检查,对疑似故障的十余台设备进行逐一排查,直到晚上8点才找到故障点,于是又连夜进行维护。

披星而往,戴月而归,这就是穆仕铭的工作日常。“技术工作没有弹性,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我的责任就是用100%的认真,确保它100%的行。”

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工作中生活中,免不了遇上难题。穆仕铭对待难题的态度只有一个:“让我来!”

2018年9月,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但一道难题拦在了改革路上。

国税地税要合并,必须完成软件系统并库,但双方的设备资源、系统技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整合起来难度极大。

省局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后,坚信穆仕铭是基础资源统筹工作的最佳人选,而穆仕铭也没有畏战,面对紧急“军情”,他迎难而上、奋勇争先。

系统并库对运维能力和统筹能力的要求极高,而且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整整一个星期,穆仕铭心无旁骛,昼夜加班,查阅资料,编制各种方案、预案。

“压力很大,经常整晚整晚的失眠,生怕有哪个地方没考虑到,躺在床上都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穆仕铭说,这段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收获。

通过制定技术方案,穆仕铭更加深入地掌握了贵州省税务局硬件资源构成情况的特点,尤其是对设备可能存在的短板了如指掌,也对自己肩上的重担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金税三期系统并库上线中硬件资源的优缺点有了深刻洞见。

功夫不负有心人,穆仕铭顺利完成了技术方案的编写工作,方案中不仅合理安排了各项技术类工作任务进度,还突出重点、明确短板,提出了优化建议。

最终,通过资源腾挪,合理调配计算资源,当时贵州税务系统最大的难题——硬件资源不足,得到圆满解决,按时向总局移交各种需求的服务器200余台,全部达到部署金税三期系统并库的要求,确保了金税三期优化整合版系统的顺利上线。

设备调试中,与存储运维工程师一起解决问题

这不是穆仕铭第一次担负如此重任。2005年CTAIS上线、2013年“营改增”上线、2015年金税三期上线等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战役中,都有他奋战的身影。

有人问他,为什么总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笑着回答:“努力学习,永远奋进。”

穆仕铭有着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首先,找准目标,确定通过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其次,找到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有哪些问题;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节点,再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学习之路永无止境,必须要带着目标去学,才能确保学有所成。”穆仕铭也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同事们,尤其是新入职的同事,帮助他们迅速适应环境,融入工作,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独当一面。

守好“数据大门”,服务营商环境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时,它也带来了诸如隐私曝光、数据泄露等问题。

“2015年《国家安全法》施行后,对数据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此数据泄露不再只是工作失误,而是违法行为。”穆仕铭说,用好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不让它“伤人”,是自己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信息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更新迭代的速度特别快,平均3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会有新一代的技术出现。

想要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来防止数据泄露,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但,再先进的技术,也是要人来操控。穆仕铭思来想去,认为做好数据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做好人的管理。

如何管人?

穆仕铭的答案是:用制度。

为此,他完善了岗位、运维和第三方运维人员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引进和改造国际通用的ITSM管理体系,让部门运维业务工作规范化、设备资源透明化和运维经验知识化可传承。

在完善人员管理制度的同时,穆仕铭也没有忘记做好基础资源设备管理。他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三清”——“设备档案清、信息系统负载清和预留资源余量清”,定期形成基础资源情况报表,做到基础资源管理透明,给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他还牵头拟定了《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计算资源池管理办法》和《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信息化系统账号、密码和权限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从制度上解决资源池管理和第三方运维中重要密码管理中的各种难点。

这个过程中,穆仕铭也曾多次面临诱惑。

“现在这个时代,数据就是钱。个人信息都能卖钱,企业信息更是天价。”穆仕铭说,数据库里的信息就是一座金山,而自己就是看守金山的人。

发生故障,在机房逐一检查设备状态

面对金山而初心不改,穆仕铭表示,这只不过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修养罢了。

“是党的理论指引着我前进,助我抵御诱惑,让我不犯错、不走偏。”穆仕铭的话语简单,却充满力量。

在穆仕铭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贵州省的税收数据泄露风险降到了最低,避免了因数据泄露而造成的不正当竞争,为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守好了“数据大门”。

从1997年进入税务系统以来,穆仕铭已在税收信息化建设的一线奋战了25年,其中有17年都在负责数据库和基础资源运维工作。

这些年来,贵州税务实现了“办税缴费方式的革命性转变”“税费服务的智能化转变”“税收监管的精准化转变”等目标,90%的涉税事项99%的纳税申报业务都可网上办、线上办、掌上办,“以数治税”贯穿税收征管全过程……这一项项成绩的背后,都少不了穆仕铭的努力和付出。可以说,他就是贵州税务信息化发展的“尖兵”“基石”“见证者”。

如今,这位“尖兵”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不断学习,开拓进取,持续为贵州税收事业信息化的发展添砖加瓦。“信息技术永远在进步,信息化建设也永远在路上。我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始终守护好贵州税务的数据、系统安全,为全省税费征缴业务提供有力保障。”穆仕铭掷地有声地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