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税务局: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办理税费业务
1月31日,记者从2023年全省政务服务工作会议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一网一窗通办”改革,贵州省税务局与贵州省政务服务中心密切配合,破解“网络安全、业务授权、人员配置”等问题,实现社保费申报、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及缴款等6项高频税费业务“一网一窗通办”,先后联合开展两轮试点,试点完成后在全省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突破数据壁垒,筑牢改革基础。将部署在互联网端的贵州省电子税务局系统与贵州政务服务网综合受理平台融合,逐一配置事项连接通道,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办理税费业务,破解了长期以来税务窗口依托税务专网使用税务总局自建系统办理业务,无法与政务服务网实现系统连接的问题。依托政务服务网综合受理平台办理的税费业务数据信息,通过贵州省税务局安全管控平台调用电子税务局与金税三期征管系统的业务服务接口,实现与金税三期征管系统涉税数据双向高效安全传输,打通了政务外网与税务内网数据的共享通道。
着力流程再造,提高改革效能。指导基层大厅以办事群众少跑腿为原则,设置“一窗通办”综合业务窗口,支持办理税费业务。按照“需求为先、风险可控”原则,选取6项高频业务纳入“一窗通办”业务试点,分流35%的办税缴费线下服务业务量。三是充分授权,通办“一员负责”。依托“一网通办”开放性的功能设计,实现“一窗通办”综合业务窗口办理税费业务无须特殊授权即能办理6项高频业务,不仅流程简便,更为后续综合业务窗口“扩张”预留了空间。
统一规范管理,增强改革动力。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开展业务培训及岗前测试;编制通办业务规范及答疑手册,帮助窗口人员克服对税费事项“受理即办理”的畏难情绪,确保工作人员技能达标、业务规范。二是整合制度,改革“一体推进”。指导各地整合政务、税务服务规范、考核、保密等管理制度,建立问题解决长效机制,为“一窗通办”提供保障。
通过解决“一网一窗通办”系统操作、数据交换、人员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18项问题,开展业务培训2万余人次,省税务局政务服务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税费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扩展窗口,增强了服务的“力度”。通办窗口参与到税费服务中来,有力地拓展了税费服务的规模和能力。目前,乌当区6项税费高频业务总量的70%由通办窗口办理,其中“城乡居民”“灵活就业”“单位职工”三项社保费申报业务100%由通办窗口完成;水城区2022年11月通办窗口办理税费业务909笔,占税费业务总量的54%。通过通办窗口对税费业务的有效分流,提高了办税缴费的工作效率,缩减了群众等候时间。2022年11月,乌当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税缴费群众平均等候时间较5月缩减了32.65%。税务人员也有余力走出窗口,为群众提供政策辅导、网办操作等“一对一”的精准服务。依托搭建在政务外网的通办平台,税费服务能够走出大厅,为群众提供更大的便利。2022年11月24日,省税务局、省政务服务中心联合省医保局、省大数据局、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等部门,指导乌当区税务局利用“一网通办”,在东风镇现场为群众办理城乡居民医保申报缴费,为“小、孤、散、弱”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共计办理214笔业务,免去了群众往返政务大厅路途奔波。
下一步,省税务局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窗通办”改革,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