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贵州兰鑫石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车间里摆放着合成炉、换热器、塔器、石墨配件等各式各样的产品。车间里,技术工人正开足马力生产,车床、钻床、铣床、行车等同时演绎着生产线上的“合奏曲”。公司生产的石墨部件、装置脱氟塔等产品备受贵州磷化集团及其子公司等一线“大牌”磷化工企业青睐。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防腐蚀二十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贵州省2021年“专精特新”企业,兰鑫石墨是国内西南地区唯一的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各类高性能石墨设备、内衬四氟、金属压力容器、废酸废碱回收、余热回收、氟及重金属回收、化工行业污水处理等为主的“硬核”厂家。
“装置脱氟塔以前完全靠进口,现在通过在科技创新上下苦功夫,我们公司已经具备核心部件的生产技术,并通过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成龙配套,完全替代了进口产品,可以节省成本近一半以上。”贵州兰鑫石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部长罗耿星说。
回顾企业从无到有的创新路,公司董事长杨颖不禁感慨太难了。公司主攻的极端环境下石墨换热器应用在国内甚至是国外都是一片空白,特别是产品是否能承受住中压、中温、强腐蚀等工况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与此同时,市场也对石墨制品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再不进行科技创新,不能拥有自主的核心产品,企业早晚会被市场淘汰。但是进行科技创新面临着最现实的难题就是资金短缺,没有研发成功,企业投入的资金“竹篮打水一场空”,研发成功了,产生的效益也不能短时间回本。左右为难之际,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大力实施给了企业敢于创新的勇气。
“国家来兜底,无论研发创新成不成功,企业都能抵减应纳税所得额。就是有了这样的底气,我们企业才能硬气起来,下定大决心投入巨额资金去搞科技创新。”公司董事长杨颖兴奋地说道。
为充分发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帮扶企业在石墨制造行业上取得新突破。福泉市税务局建立高新技术企业“一户一档”服务档案,动态跟踪企业研发创新情况,做到税惠减免和研发基数“步调一致”。及时了解企业的人员人工、直接投入、折旧等相关费用支出,辅导企业足额申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政策。
在税惠政策的帮扶和激励下,兰鑫石墨无后顾之忧地走上了“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四川大学、贵州磷化集团等高校和企业形成战略合作,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技术引领,助推企业实现大创新。特别是在绿色环保方面,兰鑫石墨围绕氯化氢合成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回收利用的问题,从原材料、加工生产环节、合成炉结构工艺、安全联锁保护系统、DCS全自动控制系统等进行研究,成功研发出国内最大年产5万吨氯化氢副产蒸汽合成炉。在全国推广后预计可以产生五千多万吨的蒸汽用于供能供暖,可以节约六百多万吨标煤。据了解,氯化氢副产蒸汽合成炉已经远销宁夏、内蒙古等地区,受到市场极大青睐。
“创新之路虽然充满困难,但是看着企业在石墨换热器、副产蒸汽石墨合成炉、废酸废碱回收处理系统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凭借科技创新我们掌握了四十多项专利,这都是我们手里的‘王牌’。这两年来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已经享受七百多万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今后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发展道路上我们底气愈足!信心愈足!”该公司财务人员刘拥说。
(来源:福泉市税务局 胡双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