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贵州大龙:乘“云”而上 征纳共享“线上”新体验

2025年02月25日 09:40:07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以往每月纳税申报期末,是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办税较为集中的时段。然而,如今的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却显得格外“安静”。这背后,是该局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成功实践。 

“现在我们都习惯在‘云端’办税了!”贵州益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杨静一语道破办税大厅“安静”的原因。杨静正在办理的股权转让涉税业务较为复杂,过去需要在办税窗口办理,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办结。而这次,她在税务人员的辅导下,通过自助“云上”服务区自行办理,仅用了不到10分钟时间。“现在办税越来越快了!”杨静感慨道。

“办税业务实现提速增效,离不开科技和数据的应用。”大龙经济开发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曾宇表示,自2024年起,该局就积极开展“数据驱动办税服务厅转型升级”课题实践,以满足纳税人、缴费人多元化的办税需求。

通过不断探索,该局找到了一条与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纳税缴费服务之路:将前台打造成机动性窗口,做到非必要不开放,精简流程,压缩流转时间,提升办税缴费效率;将窗口人员机动调整充实到“云上”服务团队中,设立“云辅导”“云受理”“云帮办”等专岗,通过征纳互动坐席,全天候在线,全面推行非接触式办税;重视后台建设,利用金税系统、智慧服务平台等数据分析工具,定期收集分析业务数据、服务数据及群众诉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

积极拥抱“大数据”,让征纳双方逐渐都尝到了“甜头”。优前台,强云台,重后台,经过一年的实践,全新的“自助网上办、难事专区办、窗口兜底办、争议联动办”办税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24年下半年,该局办税窗口叫号量平均每月225个,环比上半年下降38%,全年叫号次数仅占全年业务总量的约4%;清税申报、新办企业注册登记等高频进厅事项,均引导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办理。2024年,自助服务区辅导数量达2446次,进占厅人次的47.53%,纳税人平均等候时间缩短了19%。

“原先,如果在大厅排队等候办理,办完业务差不多下班了。现在,直接网上就可以办理,除非遇到特殊业务,已经是‘非必须不进厅’啦!”贵州玉屏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龙经济开发区支行办税人员杨雅玲笑称,税务人员手把手教会了她网上办税,双方变成了“网友”。

随着数电票、新电子税务局的上线扩围,大龙开发区使用数电票的纳税人占比高达99.66%。2024年以来,大龙经济开发区税务局仅有15类业务必须前台办理,共有59043笔业务集中在“云上”进行自助办理。基于数据分析,该局成功实现了“去窗口化”,这一改革切实减少了纳税人的跑腿次数,有效缓解了基层税务分局人少事多的难题。

数据的科学应用,不仅提升了办税效率,还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罗碧云表示,过去该公司每月都需要安排专人前往办税大厅办理业务,不仅耗时费力,还增加了人力成本。“现在,通过‘云端’办税,我们只需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就能完成各项税务申报和缴纳工作,也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中。”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能够精准了解纳税人的需求和痛点,从而制定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方案。”曾宇介绍,对于一些高频业务,该局提前进行线上辅导和宣传,引导纳税人通过自助渠道办理;对于一些复杂业务,则通过‘云帮办’等方式,为纳税人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和支持。

“基于数据分析,我们成功实现了‘去窗口化’,这一改革切实减少了纳税人的跑腿次数,有效缓解了基层税务部门人少事多的难题。”曾宇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聚焦纳税人缴费人需求,继续探索“以数赋能”课题,开拓税费服务现代化新路径,推动税务服务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拓展“云端”办税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实现更多涉税业务的“一网通办”;另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纳税人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同时,该局还将加强对税务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数字化服务水平,确保纳税人能够充分享受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便利和高效。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税务局   黄秀琴  周丹丹  范美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