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西市税务局税务干部宣传税收优惠政策。 刘天久 摄

六盘水市税务局工作人员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杨钮 摄
贵州税务立足本职,锚定贵州高质量发展主战略主定位,抓好组织收入做强财力保障,落实减税降费稳定市场主体,创新税费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税收改革激发发展动能,真情真意助力乡村振兴,为贵州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税惠助力 西部开发增添动能
“水力发电电力输出易受气候影响,枯水期太长对我们的现金流是个极大的挑战。”近日,六盘水北盘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汪明华说,幸好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扶持我们行业发展,其中仅仅是西开税收政策我们2021年度就享受416万元的减免,有效充盈企业资金流,也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2020年4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文,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简称西开税收政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西开税收政策不仅将鼓励类产业项目的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从70%以上降低为60%以上,还将贵州省新增鼓励类产业从原来的31条扩增到45条,准入门槛更低、政策支持面更广,更有利于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下开展多业经营。
同样获益于西开税收政策的还有腾讯云计算(贵阳)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度,公司仅西开税收政策一项,就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1339万元,极大减轻了企业税负。”公司法定代表王景田说出了西开税收政策给企业带来的变化,同时也对税务部门的服务竖起了大拇指,“税务局的干部特别贴心,主动上门辅导我们享受西开税收优惠,对于政策执行有争议的部分还积极协调发改部门帮助我们应享尽享。也幸好税务干部细心,及时发现我们多缴了税款,立即就帮我们办理了多缴税款退税2200余万元,这笔钱正好缓解了我们支付下游合作商服务费和工人工资之后资金紧张的困难,必须为税务的服务点个赞。”
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底,全省共有1738户企业申报享受新一轮西开税收政策优惠,减免税额102亿余元,我省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多个行业得到该项政策有力扶持。
优化服务 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贵州省税务局以“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抓手,在优化服务举措、提升办税便捷度上不断深入,为推动各项税惠政策落地落实提供助力。
“来之前特意问了一下其他人,说几年前办过注销,办理时间很长,也很麻烦,还需要来来回回跑好几次,建议我请个中介去办理,没想到现在这么快,不到3分钟就办好了。”遵义新蒲新区董记羊肉粉店负责人董先生对税务局办理注销登记的速度赞叹不已。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办理质效,贵州省税务局推行简易注销“即时办”、一般注销“提速办”和清税证明“免办”服务。对未处于税务检查状态、无欠税(滞纳金)及罚款、已缴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税控专用设备,且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实行“承诺制”容缺办理,如纳税人办理注销时存在相关的未结事项,可在其作出限期办结承诺后,即时办结;对一般注销流程实施减流程,合并相关流转环节,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清税注销一般流程办理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其他纳税人一般流程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实现“专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一窗办结”的“一站式”服务;对已进行实名办税的纳税人,办理注销时可免予提供税务登记证件和个人身份证件等相关资料原件,为纳税人减负。
为更好服务企业,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贵州税务部门通过组建专业团队,提供个性化税收优惠政策辅导,开展“网格化”政策宣传和“管家式”精细服务,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实现“政策找人、人找政策”的良性互动,今年以来共计推送政策消息2.65亿条,确保税惠红利纳税人应知尽知、应享快享、应享尽享。截至2022年11月底,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669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514亿元,缓缴税费60亿元。同时,建立专人登记、专题研究、专人跟踪、限时处理、定期回访的闭环工作机制,快速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6200余条。
精准滴灌 数字经济高速发展
毕节市七星关区“乌蒙玄凤”的智慧养殖基地里,一只只脚戴NFC脚环的乌鸡迈着轻快的步伐,在林下悠闲觅食,养殖园项目负责人陈德晖通过一部手机就能查看鸡的生长数据。养殖基地还搭建了智能化栖架、全食可信农产品定制系统、验证系统、可信视觉跟踪等模块,实现远程实时监测,通过手机便可远程监控鸡的即时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遥控喂养。大数据信息化运用的高速发展可见一斑,而这离不开税惠政策的扶持。
“税务干部为我们送来了‘政策大礼包’,从政策讲解、算好红利到手把手辅导我们申报,税收优惠是最有劲的东风,公司创新研发信心倍增,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云上艾珀(贵州)技术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罗灏说,2019年至今,公司已获得留抵退税2.39亿元。公司全力投入到生产运营及研发创新当中,迅速成长为贵州省数字经济代表企业。
在税收优惠助力下,贵州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发投入逐年上升,2021年达到28.15亿元,两年平均增长48.8%,研发强度从2020年的1.1%上升至1.95%。全省享受高新技术优惠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纳税人也从2020年的206户上升至2021年的481户,研发投入再创新高。
村企一体 乡村振兴展露新貌
隆冬时节,黔西南州普安县茶源街道细寨村的茶农们忙得热火朝天,给茶树补水增肥、修枝打顶,为采摘新茶做足准备。
“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找到了致富路。”细寨布依人家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岑开文感慨道。早年外出务工的岑开文在2009年回到家乡创办合作社,通过吸收就业和产业分红,带领村民在2017年12月脱贫出列。然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岑开文一开始走得并不顺利。受新冠疫情影响,茶叶销售一度陷入停滞,合作社濒临停办。还好税务局及时送来了税费优惠政策,2021年以来已为合作社减免各项税费近10万元,还通过税收大数据,帮助他们联系了富雅茶行、盛隆茶舍等下游企业,解决了销路问题。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抓手。贵州税务认真落实各项支持乡村振兴税费优惠政策,帮助8177户次重点群体享受税收优惠7514万元;创新落实农产品核定扣除办法,将辣椒制品制造、中药材加工、刺梨加工、精制茶加工等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25个行业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范围,帮助纳税人解决了农产品进项发票取票难、农产品收购发票开具风险大、农产品购进增值税抵扣少等难题,支持涉农实体经济发展。
“2022年1月至11月,合作社的销售额已经突破200万元。再有国家的好政策,更坚定了我们扎根茶产业的决心。”岑开文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来,贵州省税务系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97人、驻村专职干部369人,对口帮扶380个村近19万群众,实行责任、项目、资金、人员“四个捆绑”,直接投入帮扶资金近1300万元,引进帮扶资金1100余万元,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社104家。
时序更替,华章新续。贵州税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夯基铺路(李秋云 冯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