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清凉”正成为夏日稀缺资源。《2024中国“避暑消夏好去处”气象旅游研究报告》显示,高温模式推动居民出游意愿高涨,避暑旅游热度持续攀升。贵州省毕节市凭借夏季平均21℃的宜人气温、全年超230天的凉爽天气及60%的森林覆盖率,依托“毕节·中国花海洞天避暑福地”品牌,通过文旅融合与政策支持,激活“清凉经济”新动能。
避暑IP带动全产业链升温
毕节以“自然凉·毕燃嗨”为主题,统筹推出乌蒙欢歌火把节、非遗展示、响水滩音乐季等特色活动,打造多元化避暑体验。在金沙县玉簪花云海景区,近5万亩野生玉簪花海与风车、云海相映成趣,1600米海拔带来的20℃夏日均温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今年景区接待量同比增长20%,最多一天达2000人次。”景区开发企业财务负责人陈兴旺表示,税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完善住宿、餐饮等20余项设施,提升了游客“沉浸式”体验。
夜间消费同样火热。七星关区同心步行街的“山地数字牛”餐厅创新推出“火锅+烧烤”融合美食,搭配文艺演出与音乐喷泉,成为川渝游客必打卡地。“税务部门一路保驾护航,近年累计享受税费减免30余万元,让我们有底气将农耕文化与美食创新融合。”企业负责人刘日辉说,政策红利推动传统农业向“农文旅”新业态转型,实现产业价值乘数效应。
税务服务为“清凉经济”添力
为助推避暑经济持续升温,毕节税务部门组建“税宣小分队”,深入民宿、景区、餐饮等行业,发放税费政策“明白卡”,宣讲增值税免税、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扶持等优惠政策,并辅导商户通过电子税务局办理业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毕节市住宿和餐饮业增值税发票开票总额达5.57亿元,第二季度开票金额3.06亿元,环比增长21.55%,行业加速回暖。
“炎炎夏日带动‘清凉经济’全面升温,以夜间纳凉、避暑旅游为核心的体验型消费不断升级迭代,有效带动了文旅、餐饮等行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国家税务总局毕节市税务局总会计师汤冬梅表示,税务部门将紧盯市场主体的服务需求,聚焦“清凉经济”全产业链条,建立多渠道税费服务方式,确保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增强创业信心,营造更好的税收营商环境,为擦亮地方“避暑旅游”名片添力赋能。(王家梁 童霖 朱泫粼 汪宇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