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税务局深入学习运用“枫桥经验”,切实扛牢“主创”责任,创新打造“4+”工作法,健全加强党建引领,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执法服务,深化税收治理,努力将新时代“枫桥式”税务分局创建成果转化为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成效。
“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一是税企共建促发展。将第一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所在党支部与兴义市涉税中介支部共建工作纳入枫桥式税务所建设中的重点任务,为113户涉税中介机构配备党建联络员17名,联络员定期深入涉税中介机构开展支部共建和政策宣传辅导工作,制作调查问卷点对点征集纳税人需求,充分依托专业服务机构平台,促进涉税服务更专业。二是党建引领服务更有温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分局建立“蓝色服务队”,专门服务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满足特殊人群、特殊事项的办理需求。为让特殊群体感受到有温度的纳税服务,还推出了“爱心”关怀服务、“绿色通道”服务、“老年人专窗”等服务措施,做实做细为特殊群体提供帮助,切实提升办税体验,让特殊群体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便捷办税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外联+内畅”双向互动,打通税费争议解决堵点。一是强化外部联动。依托“党政领导、税务主责、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税费共治格局,组建由税务、政务中心、自然资源、医保社保、法院等多部门联建共建的专家调解团队,形成践行“枫桥经验”矩阵,互学互鉴、互相呼应。例如与市法院制定执行协作联动机制,涉及“税院”双方7项协作内容,包含调取处置资产涉税资料、欠税企业资产调查信息共享、欠税企业强制执行、案件执行款中保障税收优先权、案件审理中的涉税信息传递等方面。从源头解决税务机关和人民法院案件执行难的问题。二是畅通内部协同。构建市局、分局两级调解联动机制,当纳税人缴费人就涉税涉费问题产生争议时,调解团队第一时间介入,按照“主动调解,就地化解”的原则,提供业务指导,化解税费争议,践行“小事不出分局、大事不出市局、税费争议一线解决”的税收服务理念,架起征纳互动“连心桥”,截至目前,第一税务分局共调处争议15起,诉求办结率100%,满意率100%。
“分级+分类”解决争议,助推涉税纠纷“就地”化解。一是实施分级调处争议。将涉税矛盾纠纷分为简单、复杂、疑难三级,积极推行特殊人群“专窗办”、简单争议“马上办”、复杂争议“团队办”、疑难争议“提级办”等税费争议分级分类办法。在第一税务分局设立“税费争议调解室”,增设“办不成事找我”岗和“税费争议调解”岗,实现税费诉求精准回应,税费争议精准调解。二是实施分类预防争议。将涉税矛盾纠纷分为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和多元化解三类,通过主动优化办税大厅区域布局,合理规划办事区域,提供系列便民办税的措施从源头预防争议产生。安排专人定期收集税情争议,紧盯矛盾关键点,对收集到的矛盾纠纷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对容易出现同类矛盾纠纷的纳税人精准画像,及时进行政策辅导和风险提醒,推动矛盾排查预警,前端化解。对确已发生的涉税争议,按照分级调处办法及时进行多元化解。
“调度+回看”机制优化,巩固涉税争议调解成效。一是加强统筹调度。第一税务分局“税费争议调解”岗按季度向市局调解团队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包括税费争议内容、做法成效、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等,重要情况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呈报党委进行专题研究。二是健全反馈评估。由调解团队按季度对调解效果和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评估反馈,分析总结调解工作中存在问题,动态调整措施,通过不定期“回头看”及时查漏补缺,形成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有效提高纳税人缴费人诉求解决质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