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已对湄潭茶叶有所记载,称其“往往得之,其味甚佳”。千百年来,湄潭茶已由最初的贡品眉尖茶逐步演变为今天品质优越的湄潭翠芽,“湄潭翠芽手工制茶技艺”也代代相传,并于2015年正式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为支持湄潭茶文化传承与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湄潭县税务局聚焦“双有服务”,助力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惠企政策,
税务部门针对茶企特点梳理政策指南,指南包含税收优惠政策、涉税操作指引等内容,并一对一、点对点做好辅导,确保企业懂政策、能享受;有专业服务,组建“税惠茶乡”服务队为茶企提供量身定制服务,走进茶企送上“移动税务讲堂”,建立涉税诉求和意见建议快速响应机制,详细了解企业的现实困难,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帮助企业破除发展“梗阻”。
“我们公司生产的贵芽牌‘湄潭翠芽’味道馥郁持久,还荣获了第九届‘中茶杯’特等奖和米兰百年世博‘金骆驼’奖。”近日,贵州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建辉在与上门走访的“税惠茶乡”服务队交谈时,分享了公司产品的亮眼成绩。但由于现代工艺制茶技术的推广普及,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已逐渐淡出市场,非遗技艺的传承面临着人手短缺,这一直是挂在刘建辉心头的难题。“税务部门多次主动上门辅导,为我们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套餐,不但让我们享受到了10多万的税收优惠,还帮助我们与各个部门联系对接,多渠道号召更多本地青年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有了国家政策支持和政府的关心,我们接下来要将手工制茶技艺与现代工艺的制茶技术结合起来,为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在公司负责人刘建辉看来,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
据悉,该公司利用节省下来的资金,开展手工制茶技艺的培训,截至目前,已有120人次参与了炒茶技术培训,成功培养20名手工制茶人才。手工制茶产量明显增大,2022年年产量已达1500斤,产值达200万元,且产销发展势态良好。
湄潭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郑海表示:“我们将持续以服务茶产业为抓手,在抓政策落实、强风险防控、优纳税服务上再发力,切实提振手工艺人传承制茶技艺、扎根行业的信心,让更多人了解湄潭茶文化的魅力。”(作者 张璨 王睿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湄潭县税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