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一座座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企业生产热火朝天;
田间地头,从机声隆隆到老百姓的笑脸,春耕备耕的滚滚热潮扑面而来;
数字赛道,一根网线、一部手机连接城乡对接产销,电商直播为特色农产品、非遗手工艺品插上“云翅膀”。
乡间村落,“开窗见绿、出门见景”,一幅幅绿美乡村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
近年来,贵州各级税务部门不断优化纳税服务举措,精准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用税惠“春风”将税惠“红利”送到工业园区、田间地头、数字赛道、旅游产业等,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度、更暖的服务,全力助推贵州“四新四化”发展。
税惠蓄力 培育工业发展“新”方向
重达约278吨的钢结构网架顶升到位,标志着铜仁德江机场航站楼屋面钢结构网架顶升取得成功;
在黔南州福泉市,拥有着多家贵州省排名前列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全年产能实现磷酸铁34万吨、磷酸铁锂25万吨、硫酸镍15万吨,前两项新能源电池材料出品量稳居全省首位;
......
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争先,背后涌动着的是“新质生产力”正在充分释放“跃迁效应”,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在创新中相互交融、相互激荡。
在铜仁市万山经开区,贵州蓝天固废处置有限公司车间内新升级的旋转窑正在不停运转。
“税务部门关注我们的急难愁盼问题,超前送来了政策红利,根据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宣传增值税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让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越发有底气,越发有信心!”贵州蓝天固废处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忠现介绍说。
近年来,贵州各级税务部门通过多种方式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充分运用绿色化、智能化技术装备对工业重点领域进行节能降碳改造,增强发展新动能,实现工业产业从资源型向技术型、绿色化的转变。
专业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贵州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是大龙经开区新能源新材料企业之一。
公司财务负责人王路滨介绍:“2021年至今,公司已经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减免3227万元。在税惠政策的支持下,公司缓解了资金压力,增强了加大创新力度的信心和扩大生产的干劲。”
据了解,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税务局通过打造优化服务、全面告知、主动提醒管理服务矩阵,依托“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及相关税费流程图”把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转化为驱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支撑,助力企业扬帆远航。2021年至今,辖区内企业有3户次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共减免4903万元。
新型功能材料在全国乃至全球不断拓展市场;新能源产业接连落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初步建立……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赋能能源结构向“绿”转变、推动产业结构向“新”而行,点燃“量增”的引擎,更是激活“质优”的动能。
税惠加力 点亮乡村振兴“新”道路
税务服务似“春雨”,在田间地头滋润着千万幼苗。
松桃自治县税务局税宣小分队走进松桃县正大现代高效茶叶产业示范园区开展税收宣传时看到,村民们正斜挎竹篓,忙碌的身影穿梭茶垄间,手指翻飞,娴熟地采摘嫩芽。
“公司这些年能发展得越来越好,这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从发票开具、纳税申报、讲解适合我们的政策,到我们实实在在享受税收优惠,都有专门的‘纳税服务管家’来进行专业辅导,税务部门的每一次‘政策上门’都是一场及时雨。”贵州梵锦茶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世羽表示,2023年全年,公司享受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政策减免税额23万余元。
据统计,2023年以来松桃税务部门开展涉农税费优惠政策宣传辅导154次,帮助78户茶农茶企解决涉税难题,针对企业特点推出“定制化”服务,推动税费优惠政策走深走实、落地落细,赋能当地以茶产品为代表的涉农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做到让“嫩绿叶”成为产业的“兴旺叶”、企业的“黄金叶”、农民的“财富叶”,让税惠“春风”吹出乡村振兴好“丰”景。
无独有偶,在思南县,税务部门推进税费服务前移,积极开展“税惠乡村春风行”服务,组织税费服务专员团队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宣传辅导税惠政策,扶农助农。
乡村振兴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思南禾睦福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田儒涛表示:“新农机的广泛应用让农业生产变得越来越高效、绿色、便捷,我们工厂化育秧一次性育3025盘,一次育的秧苗可以栽150亩左右,播种后20天就能下田移栽。”
自2016年以来,该合作社先后引进6台植保无人机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服务、2台高速插秧机等,有效为农户降低农药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与此同时,合作社也享受了超值税优惠政策,三年来共减免税款近9万元。
油茶、林药、林菌……不同产业的背后,都有着相同的“税力量”支持,税惠春风的吹拂有效为企业、为群众纾困赋能,也吹动了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
贵州各地税务部门结合当地资源优势、产业特色,顶烈日、冒严寒,上茶山、进田地、入厂房,推行“一企一策”税收个性化服务,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纳税人“把脉问诊”,将最新最全最优的惠农税费政策带到茶叶基地、油茶基地、李子基地......让“税红利”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税惠提效 护航数字经济“新”目标
当前,网络电商平台企业蓬勃发展,数字经济赋能电商崛起,成为新经济不可忽视的增长点。
“家人们,我们的酸辣粉儿物美价廉,真正来自大山里的好货,多种口味任您搭配,喜欢的仙女们请在1号链接下单哦!”“不吃辣的宝贝们,请选择2号链接哦,下单前左上角领取优惠券更划算哦!”在思南县经开区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电商直播运营中心,各位乡村美食“主播”们正在向全国各地直播卖货,线上销售“陈薯”酸辣粉。
“我们的酸辣粉每天平均销售4万单,电商平台让我们的产品走出了大山,还通过超高复购率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公司负责人张诚说,在数字经济时代,希望贵州的优质农产品能抢到新机真正走出大山。
“正值线上线下销售旺季,公司扩大产量,但现金流有点紧张,担心产品供应不上,还好税务部门及时宣传了电商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让公司减轻了不少压力。”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袁泽杰说。
针对企业遇到的问题,当地税务部门组织税费服务专家团队,送上“个性化税费服务套餐”,对电商企业财务管理予以辅导规范,帮助企业解决涉税难题,降低涉税风险,为壮大地方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税动力。
税惠政策让电商在数字化经济探索的路上更有信心和勇气。
在德江县域内共有14家正常经营的网络电商平台企业。当地税务部门持续关注电商企业发展,根据其运营情况“定制”个性化的服务,主动靠前送政策、解难题,以精准施策、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从2021年企业成立以来,我们旗下三家公司享受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减计收入等其他优惠项目,共减少应纳税所得额67万多元,这可是‘真金白银’的税惠红利。”贵州义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法人丁浪表示。
在荔波县,税务部门为确保电商创业者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整合税务骨干组建行业专帮“税管家”,结合线上网络平台和线下送政策上门,不断提升纳税缴费服务质效,落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以“税力量”推动地方数字经济向“新”发展。
“自成立以来,税务部门十分关心我们的经营状况,定期上门问需辅导,提供了便捷的办税举措和暖心的纳税服务,去年我们累计开展直播带货128场次,直播成交额约860万元!公司发展渐渐走上正轨。”贵州艺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税惠添力 彰显生态文明“新”活力
“近年来,税务部门积极发挥环保税等‘绿色税种’的税收调节作用,以‘绿色税制’引导和支持企业走创新、环保、生态的发展之路,以税费服务之力推动各地绿色生态产业行稳致远。”铜仁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税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绿色税制激励效应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选择走绿色发展道路。
石阡县长荣联合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依托铜仁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始终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路径,形成了以金丝楠木、苗圃园2个主导新农产业,探索出“培育+种植+销售+设计”的“2+N”的产业发展格局。
“公司刚成立,税务局就上门给我宣传农业生产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我们公司是自产自销产品,可以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政策的减免,我对以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了。”在石阡县税务局组织的税企座谈会上,该公司法人代表周其禹满意地说。
游客纷至来,乡村焕生机。
“困牛山村品牌打出来了,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我们既幸福又烦恼。”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鞠华国说道,红色乡村游让当地群众将农屋改成民宿、农家乐等,纷纷当起了“老板”,腰包越来越鼓。
然而,鞠华国与“老板们”对如何对接好市场,特别是在办理经营主体登记、开具发票等方面不甚了解。随即,石阡县税务局第一时间成立税费服务团队,走村串寨开展税费政策宣传和辅导,并建立常态化宣传与辅导机制,开展全方位、全过程跟踪服务,及时掌握各经营主体发展状况和诉求,切实让税惠红利及时落地。
“一开始连发票都不会开,现在我都能熟练算‘减税账’了。”困牛山红色农庄负责人蔡朝英坦言,一路走来,个人的成长及农家乐的发展,都离不开税务部门的点滴帮助。
在税费优惠政策的加持下,困牛山村发展起了生态养殖场、绿色加工厂、精品水果园、特色花卉园等产业集群,年均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前来体验、打卡。
在享有“中国天然氧吧”“空气罐头”等美誉的江口县,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中国土家第一村”云舍、亚木沟等风景区内早已是连片的青葱,在第33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江口县税务局税宣服务团队走进景区深处,搭起台子、迈着步子,将税收政策、办税指南、疑难解答等服务送到商户、送给游客,一抹浅浅的税务“蓝”在浓郁春色中尽显盎然生机。
人间最美四月天,携手共赴“春之约”。
贵州税务部门紧扣“税助发展 向新而进”主题,围绕税收服务“四新”发力,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形式、用好载体,在助企减负担、惠民增福祉的道路上一以贯之、向新而进。
(来源:铜仁市税务局 田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