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长顺县税务局持续解放思想,把服务走在企业需求的前头,全力促进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在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纳税指标中得95.05分,位列全州第1、全省第5,全省排名较2020年度上升65位。
突出“三个聚焦”,规划谋划“有条有理”
坚持把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作为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和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抓手,纳入单位“一把手”工程,全方位倾力推动和提升营商环境。
聚焦思想认识。以全省营商环境评估纳税指标为切入点,通过组织召开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专题会等,统筹规划、精准分解,建立主体明确、权责明晰的责任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级级落实的工作格局,在县局上下形成“争创一流税收营商环境”的奋进共识。
聚焦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具体工作方案,明细工作规则和机制,建立由分管领导主抓、部门牵头、具体责任人承办的企业包保、跟踪服务制度,从前期准备、方案落地、任务细化等方面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严格按照上级营商环境节点工作提醒,对纳税时间、留抵退税等指标短板进行补充强化。
聚焦跟踪问效。高度重视纳税人、缴费人问题意见反馈,坚持“点上深化、面上覆盖、全局行动”的原则,全过程实施简单问题直办、难点问题督办、淤点问题盯办,集中力量边督边改、跟踪问效,坚决做到真整改、改到位,以全链条、长效化的目标持续跟踪后续问效。
构建“三个模式”,精细服务“有板有眼”
以党建为引领,以纳税人为中心,以合理需求为导向,围绕“税企双方共赢”的服务目标,进一步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让纳税人、缴费人更省心、顺心、放心,切实提升纳税人获得感、满意度、遵从度,有效实现税收营商环境优化。
构建税企共建联系模式。制定税企联建共建沟通机制,建立税务部门与企业的结对联系表和联系档案,围绕行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组织开展交流活动,共谋企业发展良策。开展“党建引领 精准问需”大走访活动,全面挖掘和分析企业发展现状,掌握纳税人缴费人需求,精准纾困。累计走访企业1600余户,共收集纳税人申报类、延期类、税收优惠政策类、培训需求类意见建议26条,现场为纳税人解决问题112个,后续持续解决问题6个。
构建“去窗口化”办税模式。打造“企业点单、前台派单、专人接单、结后评单”的服务流程,推行预约办、错峰办、延时办、容缺办、陪同办的“五办”服务模式,形成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的服务体系。2021年,该局为纳税人开展陪同服务、延时办、预约办、容缺办等约1000余户次,线上线下共答复企业问题1200余个,办税时间从10-20分钟缩短到平均不超过5分钟。
构建目标导向提质模式。针对4项纳税指标进行精准分析,查找县局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如针对留抵退税时长指标,设立退税专岗安排专人负责,全程严格把关,留抵退税从申请退税到退税到达纳税人账户时间从2020年的38小时缩短至2021年平均不超过40分钟。2021年,该局针对留抵退税2021年共进行政策推送12批次,集中培训2批次,覆盖可能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纳税人141户次;积极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退税,共为3户纳税人办理留抵退税,退税平均时长28.8分钟。
发挥“三大效能”,税收监管“有张有弛”
充分发挥智慧税务治理效能和内控平台严管理、控风险作用,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强化纳税信用等级评价结果运用,推广“首违不罚”涉税事项清单,更好保护市场主体利益,让执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也让企业更好轻装前行。
以“数”提升征管效能。搭乘县域“智慧长顺”平台快车,将2个行业纳入智慧税务监管体系,发挥“智慧税务”协同治税效能。通过加强调研,摸清监控底数,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实现税费信息共享。2021年,征收税款1333.48万元,有效提升税收监管质效。
以“信”提升普惠效能。在确保数据安全、保护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围绕“以税促信、以信换贷”主线,与金融机构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向金融机构推送纳税信用等级良好的企业信息,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2021年,该局通过“银税互动”为辖区164户次企业获得纳税信用贷款共计5099.56万元。
以“优”提升执法效能。在尽量减少对市场主体干扰的情况下,持续推行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首违不罚”清单制度,共作出不予行政处罚54起,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增进执法统一。
(来源:长顺县税务局 涂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