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局频道 » 黔南州 » 工作动态

只要心中有爱 幸福就会如约而至 ——记黔南州税务局汪俊同志的最美家庭

   2022年05月09日 09:53:53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家风无言,润物无声。提起自己的家庭,平时言语不多的汪俊却总是津津乐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汪俊的家庭温馨幸福,是一个令人称羡的三口之家,爱人是一位光荣的教育工作者,儿子今年上高三。

心中有爱:筑牢家庭幸福之基

汪俊与爱人严国艳相识于高中,从校服到婚纱,他们是知根知底的好知己好伴侣,拥有不慌不忙、心之所向的爱情。结婚十几年来,他们相互扶持鼓励,在各自的岗位上闪光发亮,他们共担风雨共挑重担,筑牢了幸福家庭的牢固基础。

汪俊的爱人原来是某中学的物理老师,作为一名理工女,她有着女性温柔的一面,也有严谨的治学理念。“课堂就是我实现梦想的殿堂”这是严国艳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堂时的感慨,“严老师上课有序不呆板,活泼又不散漫”,这是学生们对她的评价,由于长期担任班主任,严老师笑称自己上班的路是“两头黑”,天不亮就出发到校,天黑了才能回家。时年儿子还嗷嗷待哺,汪俊便主动承担起照顾幼子的任务,出门要带“八件套”:奶粉、纸巾、尿不湿、隔汗巾、衣服、围兜、碗勺、背带,到家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待儿子上到小学,汪俊又先后到原罗甸县地税局、原州地税局工作,十几年来,一家三口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却从来没有一次因为对方的缺位红过脸吵过架。一年又一年无怨无悔的耕耘,严老师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她多次获评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教学成绩优秀奖,撰写的论文《电流表改装实验探究》获县级一等奖、州级一等奖和省级二等奖、撰写的论文《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获州级二等奖并发表在《中学生报 教研周刊》(刊号:CN44-0088)上、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物理奥赛获得省州级一二等奖,是州级优秀教研员和州级骨干教师,而汪俊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被选派为脱贫攻坚驻村干部前,汪俊同志是原黔南州地税局稽查局四分局局长,现任黔南州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副局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税务稽查业务骨干。

汪俊经常说:家庭的稳定幸福在于夫妻共同的经营和呵护,更在于互相的理解和支持。

尽孝扶幼:当好身边榜样典型

“百善孝为先”“亲亲、长长、幼幼”,敬老爱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奉行的传统美德。汪俊的母亲今年83岁,长期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早年前又因为小腿肌肉萎缩导致行动不便,还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在汪俊异地任职和开展驻村扶贫的多年里,一直是爱人在照料母亲。婆婆住院时,严老师日夜守护在床前,精心照顾,细心伺候。老人睡着了,她得保持清醒,怕老人着凉;老人醒来了,她又忙着给老人换衣服,擦身体,倒屎倒尿。婆婆出院回到家中,她煎药、擦身、洗衣……日日夜夜像旋转的陀螺。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目前已逐渐能够自主行走,这让老人非常感动,老人逢人就说自己得了一个跟亲闺女似的好媳妇。

儿子放学回到家,她还要做饭、洗衣、辅导作业、拾掇家务。她无尽的操劳、慈爱的面容和质朴的背影,也深深刻在了孩子的心灵深处。孩子犯错时,她不迁就溺爱,孩子考试不如意时,她陪着一起分析原因,鼓励孩子不灰心气馁,在生活上引导孩子乐观简朴,在做人上要求孩子宽容诚实。而儿子也没有辜负汪俊夫妻二人的期待,从小就品学兼优、聪明懂事、独立自信,家里的一面墙贴满了各种奖状。在周末回家的日子里,儿子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耐心陪奶奶聊聊天,教她使用智能手机、领着奶奶散步,2020年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市里的重点中学。

汪俊的爱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敬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不但没有被人们遗忘,而且还在当代得到了继承和升华,她的行为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注入了新的时代风采。

同向奔赴:脱贫战线“夫妻档”

2018年3月16日至2021年6月19日,1191个日夜、从都匀到遵义市习水县三岔河镇大坝河村489.6公里、从都匀到遵义市道真县忠信镇石笋村 377.8公里、812户村民的夜访、家庭数据信息4300余条、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67人、因残致贫的张正尧家的6头牛30余只羊……这一串串数字,粗略勾画出了汪俊同志三年多的驻村生活。

2017年12月28日是汪俊同志欢喜鼓舞的一天,爱人顺利调动来到都匀,正上初二的儿子也转到都匀上学,长期两地分居的一家三口终于团聚了!2018年的春节,又是汪俊同志过的最愧疚的一个春节。春节前夕,原贵州省地税局选派科级领导干部到扶贫点担任第一书记,历来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的汪俊便成了州局党组案头的第一人选。但考虑到他家里的情况,组织找到他进行谈话,然而,汪俊毫不犹豫一口便答应下来。“组织准备选派我去扶贫点担任第一书记,你同意吗?”先斩后奏的汪俊回到家有些忐忑地与妻子商量。“你是党员,这正是组织需要你的时候,你放心,家里有我。”爱人的回应让汪俊有些意外又感觉在意料之中,但随后涌起的却是更多的愧疚,因为长期以来,汪俊都在异地任职交流,如今又要奔赴离家500多公里的地方工作,照顾家里老小的重担不得不又落在了妻子一人的肩上。

2018年春节过后,汪俊同志简单收拾好行李便踏上了驻村扶贫的新征程,两地分居的生活又开始了。汪俊先后驻守的大河坝村和石笋村都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发展滞后的条件型和素质型贫困叠加凸显的国家级贫困地区。在摸底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建立扶贫档案、退耕还林、危房改造、发展特色产业、党的政策宣传、农村低保、计划生育、学生就读、农村防火安全、饮水安全、道路硬化、整脏治乱、扫黑除恶、安全维稳、综合治理……一系列繁杂的工作中处处都有他清瘦的身影。

2018年7月,汪俊所驻的习水县三岔河镇大坝河村通过国家验收,成功摘帽!2019年4月,汪俊驻守的道真县忠信镇石笋村通过国家验收,成功摘帽!2020年5月,他被贵州省税务局评为全省税务系统“脱贫攻坚先锋”。

汪俊的爱人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也与都匀市归兰山乡奉合村2户贫困户的9口人结了对子开展对口帮扶,因为平时上班工作繁忙,大部分的扶贫工作都只能在周末进行,于是当汪俊从离家500多公里的石笋村赶到家时,夫妻二人便有了特殊的团聚方式:汪俊开着家里的车载着严老师颠簸在崎岖的山路上,风尘仆仆来到贫困户家里开展调查走访、宣传问计。汪俊驻村的时间比爱人长,每当遇到扶贫工作的难题,爱人都会虚心向他请教,夫妻二人交流的话题又因此更多了,感情也越发深厚。

全家共读:闻着书香一起成长

每个周日下午,是汪俊一家的共读时间,已坚持了多年。一方面为了缓解学业压力,一方面担心学理科历史修养不够,汪俊给儿子购买了一本厚厚的《上下五千年》,而自己和妻子则各自捧起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和陶行知的《教育名篇精选》,一家三口沉浸其中,其乐融融。读书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他们在学习中共同成长、进步。汪俊说:孩子的书籍让我们回味美好的青春,保持纯真,我们的书籍也预备给孩子日后诵读,引导他走好人生之路。

因为日积月累的亲子共读,也让汪俊与儿子更喜欢上了书信交流的方式。汪俊离家驻村前给儿子写了一封长信,嘱咐儿子刻苦学习,当好妈妈的小帮手,在倾听儿子与同学相处的困惑时,汪俊也通过书信教导他宽于待人,高考来临之际,汪俊还坚持每周写一封信,鼓励儿子鼓足干劲冲刺高考。

汪俊的幸福之家让身边的同事都羡慕不已,经常有人问他们的家训什么,每到这个时候,汪俊总是淡淡的说:我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三口之家,没有什么固化下来的口号,如果硬要给家训一个注解的话,那么“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家训”。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汪俊家庭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家庭。也是千千万万家庭的缩影。有事业,有梦想,勤勉、清廉、和谐,敬老扶幼、艰苦奋斗,这样的精神指导和价值追求,让这个家庭充满了爱和进取的能量,也诠释着中华民族兴盛与辉煌的秘诀所在!

(来源:黔南州税务局李梅)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