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高挂,秋夜微凉,位于贵州省从江县的粤黔香猪开发有限公司里,工人们正忙碌着将一袋袋加工好的香猪鲜肉制品装上冷链货车,8小时过后,这批自贵州大山里的珍馐,就将出现在700公里以外的广州,摆上大湾区饕客们的餐桌。
从江香猪主产于贵州省从江县的月亮山区,是我国稀有的优良地方微型猪种,具有“体型矮小、肉质香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特点。2011年11月,农业部批准对“从江香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要想富,养香猪。”这一致富俗语正流传在月亮山腹地的广大农户中间,从自产自销到抱团出山,从江县香猪一度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增收产业。然而近年来,受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因素影响,从江香猪产业发展遭遇困难,猪肉价格持续下滑,企业饲养信心不足,今年1月香猪存栏量从2021年10月高峰时的5.32万头降至0.77万头。
企业发展有困难,税务部门有响应。国家税务总局从江县税务局梳理全县香猪产业市场主体清单,于今年4月启动香猪产业“春雨润苗行动”,针对清单内企业普遍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通过“银税互动”为12户小微企业解决融资贷款215万元。聚焦香猪产业龙头企业发展掣肘,围绕“公司+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认真梳理以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主要内容的税费优惠政策清单,及时为企业送上“红利账单”。数据显示,今年4月以来从江县税务局已为香猪生产企业提供涉税辅导120户次,跟踪解决出口退税申报等涉税问题34个。
县局廖东进局长到粤黔香猪集体走访
“一季度公司订单大幅萎缩,销售收入下跌35个百分点,加之饲料等成本不断上涨、贷款融资遇阻,生产经营举步维艰。还好有税收优惠缓解资金周转压力,帮助我们挺过了难关!”粤黔香猪公司负责人戴政湘百感交集。
粤黔香猪是一家从事香猪养殖、冷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的农牧业企业,被列为贵州省首批从江香猪种质资源保护单位,香猪年出栏量占到全县50%以上。公司今年已累计享受各项减、免、退税235万元,受益于税收优惠带来的资金支持,企业4至8月销售收入“扭负为正”,同比增长6.67%。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及时雨”,使从江县香猪企业“缓”了过来,在当地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指导和完善产业管理等措施综合推动下,香猪产业逐步走出困境,存栏量恢复到5.78万头,预计全年将出栏7.45万头。
“在香猪产业最困难的时候,税务局等职能部门精准落地税费支持政策,帮助企业熬过去、活下来,为香猪产业脱困发展打牢了基础。随着9月我们与广州英吉利生物有限公司签订了香猪全产业链开发运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黔香猪将走出贵州大山,走向珠三角等地‘粤’市场。”从江县香猪工作专班负责人吴金泉说。(通讯员覃恩欢 记者田江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