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 媒体视点

因地制宜,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年11月20日 09:19:41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笔者结合贵州省遵义市实际,探讨税费政策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不同类型区域的差异化影响,在规范税收优惠政策背景下,财税政策应适配区域禀赋、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遵义农业生产体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

近年来,遵义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生物技术、智能装备应用和技术推广体系构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例如,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与中国农科院合作选育“遵辣系列”新品种,辣椒抗病性提升40%,平均单产提高25%,成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湄潭县茶农自2024年起通过手机远程管理茶园,实现种植、加工、销售的全流程智能化;2022年—2024年,湄潭县名门茶业有限公司凭借良好纳税信用从银行获得低息贷款439万元,用于引进生产加工设备,茶叶制品产量提升5%。国家税务总局遵义市税务局联合贵州大学搭建“税校合作平台”,为涉农企业提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辅导等服务。

物联网传感器、电商平台与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例如,2023年,遵义市湄潭三新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构建全链条数字化体系,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实现茶园环境监测、智能灌溉、精准施肥和全程溯源,肥料使用量和人工成本减少约30%。其茶叶通过欧盟及国际有机认证,品质达出口标准,成功进入高端新茶饮市场。禾农山咔咔公司通过“直播电商+供应链”模式,带动4000余户农户增收。

推动农业绿色生产方式转型,实现生态经济双赢。遵义林下经济快速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产业链产值达111亿元,通过“林+特色种植”“林+生态旅游”等模式带动5.2万群众增收。环境保护税等政策倒逼高污染企业转型,近3年,遵义有机肥产量年均增长23%。

税费政策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多维影响

国家税务总局于2025年8月21日更新发布《支持乡村振兴税费优惠政策指引(2.0)》,内容涵盖支持农村集体经济、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等多方面。

税费政策对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土地要素配置方面,通过土地流转税收减免,推动土地规模化整合,促进农业机械化与专业化发展。在资本要素引导方面,遵义税务部门依托“税银互动”机制、农户贷款利息增值税减免等政策,缓解农业主体融资压力,引导信贷资源向农业创新领域倾斜。在创新要素激励方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农业科技研发活力。在绿色发展方面,落实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绿色税制,以及有机肥替代、生态补偿等财政补贴,引导农业绿色转型。

当前,推动税费政策更好落实,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仍面临挑战。例如,部分农业主体存在政策理解偏差、核算难度大、创新意愿弱等问题;区域财政能力不均,影响绿色转型与补贴落实;政策协同性不足,跨部门数据共享与机制衔接有待加强等。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税费政策优化建议

笔者认为,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区域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协同性与可持续性,充分发挥税收杠杆的激励与引导作用,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动力。

匹配区域类型与产业特性加强政策协同。综合考量粮食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生态脆弱区、都市农业区等不同区域特点,加强税费政策与土地、金融、生态补偿等政策协同。在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应以助力农业规模化经营与科技赋能为核心,加大对土地规模经营的激励,重点落实好智能农机购置税收抵免、产业链增值税抵扣优化、农机具购进成本在所得税前一次性扣除、吸纳农村重点帮扶和特殊群体就业工资加计扣除等政策。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支持政策应以品牌建设与产业链升级为重点,如明确农业生产经营企业招聘使用农村劳动力的社保衔接制度。在生态脆弱区,应注重以绿色补偿与产业替代为导向,通过持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税费政策,落实好差异化耕地占用税税率等,推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在都市农业区,应助力推动业态融合与智慧农业发展,激活“农业+”潜能。

深化纳税缴费信用应用与绿色行为激励。2025年1月—8月,“税银互动”机制帮助遵义市6559户纳税人获信用贷款30亿元。应进一步发挥纳税缴费信用作用,探索将农业绿色生产行为(如有机认证、减排绩效)纳入纳税信用评价体系,实施联合激励,扩大“税银互动”“绿色税信”等机制覆盖面。尤其是针对轻资产农业运营主体因缺乏传统抵押物、信用评估不完善导致融资难,可探索“政策+金融”破解路径,由政府设立农业专项风险补偿基金,为合作社、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等提供担保增信。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订单贷”“数据贷”,以生产经营、交易流水等数据为授信依据,替代传统抵押物要求。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遵义市税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