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 媒体视点

“大”而不同 异曲同“规”——合规管理助力大型企业做强做优

2025年11月12日 09:28:30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大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其合规经营水平直接关系市场秩序稳定与经济活力释放。在税务合规方面,大型企业该如何应对业务规模大、涉税事项多、合规要求高等挑战?记者近期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调研发现,一批跨领域大型企业已探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税务合规路径。

以合规价值观构筑诚信生态

成立于1990年的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瓮福集团),历经30余年发展,已成长为集磷矿采选、磷复肥、磷煤化工于一体的行业龙头,磷矿石及磷肥产能稳居行业内全国前三,生产研发基地遍布多省。“合规价值观,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关键支撑。”瓮福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张婉丽认为,其中“税务合规”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图为国家磷化工高新产业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瓮福化工公司生产厂区。瓮福集团 供图

对于横跨多领域、拥有多家子公司的瓮福集团而言,税务合规的核心挑战是破解“大而散”困局——如何让统一合规理念穿透庞大组织架构与多元业务业态,触达每一个经营环节,杜绝管理“灯下黑”?瓮福集团以“诚信生态”破题,将税务合规从制度层面升级为企业文化价值观,构建起由内而外、技术与人文并重的税务合规生态系统。

在税务合规制度建设上,集团一方面制定《集团纳税管理指引》《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操作指引》《重大涉税管理办法》等通用文件,统一全集团税务处理标准;另一方面针对特殊业务灵活应对,比如在处理子公司的吸收合并时,结合业务流程制定《吸收合并业务涉税操作指南》,从资产划转、税务申报到优惠政策适用逐一明确,并主动对接属地税务部门提前介入指导,不仅实现了贵州瓮福钙盐有限责任公司合并过程的“零税务风险”,还提升了办理效率,这份指引也成为后续子公司吸收合并的“可复制合规模板”。

日常工作中,瓮福集团将税务合规纳入绩效考核,按月考核税务申报准确率、报表提交及时性等指标,漏报错报直接扣减部门绩效,并对纳税信用评级、是否产生滞纳金等核心指标进行重点考核,树立鲜明合规导向。

同时,为引导税务合规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集团打造“常态化+场景化”的培训模式,每季度常态化开展税务合规培训,由集团财务部牵头解读新出台的税收政策,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触达各子公司,编制《集团税务合规案例手册》,通过问题还原、实操演练等形式开展案例教学,将抽象的合规规则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指南,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与执行。

更具行业价值的是,瓮福集团并未将税务合规局限于内部管理,而是主动将其延伸至产业链。建立覆盖全集团的客商资信评级管理体系,将纳税信用等级等合规要素,融入合作伙伴的准入、评审、退出全流程;同时通过分享自身合规管理经验,协助合作方完善内控管理机制。在其带动下,多家合作单位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相关产品也通过国际认证,实现了从“单个企业合规”到“产业链集群优势”的跨越。

如今,“一切行为始于合规,一切工作成于合规”已成为瓮福集团的文化基因,这份坚持也换来实实在在的回报。企业连续获评贵州省诚信示范企业,凭借连续10年纳税信用A级的“金字招牌”,在“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成功获批3780万元资金支持,真正让合规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核心竞争力。

“业财税一体化”为合规体系装上“安全阀”

如果说瓮福集团的合规路径侧重于文化生态,那么对于业务遍及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建装备)而言,其合规挑战则源于巨大的业务体量和复杂的组织架构。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铁路养护机械研发制造企业,需要一整套能覆盖全域、精准高效的系统化合规解决方案。

铁建装备自主研发的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设备正在进行组装调试。铁建装备 供图

“与中小企业不同,大企业普遍存在架构层级多、业务链条长、关联交易频繁的特点,在税收管理上存在业务监管难、税收政策适用易出错、税率对应易偏差等共性痛点。”铁建装备财务负责人邱淑松指出当前大企业在税务管理中的共性难题时,还提到对于铁建装备来说,除了“大”,还有“杂”,如何在海量、复杂、动态的交易中,确保每一个环节的税务处理都精确无误,避免因人工疏漏或政策误读引发系统性风险,是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铁建装备的探索下,一套“业财税一体融合”的税务合规管理体系被设计了出来。

智能系统替代人工核验。针对海量发票管理难题,企业自主研发“税控数智系统”,系统集成发票管理、报销入账、统计分析等功能,依托大数据技术快速识别发票信息,智能排查发票异常、申报偏差等风险,辅助财务人员高效定位问题业务,大幅减少人工失误,推动合规工作从“人工主导”向“规范+智能”转型。

合规与业务深度绑定。为打通风险节点,铁建装备将税务合规深度植入核心业务流程。所有合同必须先通过系统校验,关键信息直接植入ERP系统,并设置强制性的“税务审核关卡”,确认税率、金额等信息无误后方可流转,从源头确保了税额计算的零误差。在销售端,系统设置了红、黄、橙、蓝、绿五级预警体系,当合同价款、适用税率等关键税务风险点被触发时,系统会自动“亮码”提醒,帮助财务人员快速定位风险并启动分级审批,彻底从源头规避开票与计税错误。

除技术与业务融合外,铁建装备还构建了“日常自查—专项核查—年度审计—外部验证”四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全方位应对层级架构多带来的税务隐患。其中,日常自查聚焦常规业务税务处理合规性,专项核查针对大额交易、境外交易、招投标等复杂业务的涉税环节;年度审计与外部验证则通过内部交叉审计、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审查,覆盖采购、生产、销售、研发全流程,确保合规无死角。

近3年来,凭借这套体系,铁建装备有效规避了潜在涉税风险,切实守住了企业的经营利润,证明了系统化合规管理的巨大价值。

以破解自身难题探索合规“新解法”

企业的合规路径,归根结底要服务于其独特的业务模式。对于广西规模最大的电线电缆企业——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桂林线缆集团)而言,其合规之路的关键,在于精准锁定自身最大涉税风险点并集中发力。

图为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自动化智能仓库。唐红菱 摄

“对于外向型企业来说,关联交易是最需要警惕的涉税风险点。”桂林线缆集团财务总监谭忠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采取“多地域布局、外向型发展”的模式,“大而外”是桂林线缆集团最典型的表现。

这家跻身全球电线电缆供应商100强的企业,旗下拥有9家子公司的国内生产基地,又有以澳大利亚为核心的海外营销网络,这决定着关联交易定价风险是该企业合规管理中最常见也是最突出的难题。如何精准破解这一难题?

桂林线缆集团的解决思路非常清晰:将“遵循独立交易原则”作为不可动摇的核心准则。一方面,在境外业务中,聘请当地税务顾问,实时同步了解当地税收政策与市场规则,确保决策前瞻性;建立“三地比价机制”,每月坚持对比境内生产基地成本、经营地同行售价、国际供应商报价,确保关联交易定价紧贴市场公允价值;与税务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主动报备跨境关联交易明细,提前报备,化解潜在税收争议。

另一方面,在境内关联交易管理上,打造了“标准化+动态化”精细管控模式。确定境内关联交易定价原则,按低压电缆、高压线缆、特种导线等12类产品,分别明确成本加成率、市场参考价区间,为子公司间的交易提供了一把清晰的“定价标尺”。每月召开“关联交易对账会”,集团财务、税务岗位人员与各子公司对口管理人员共同核对交易金额、定价依据,确保所有数据实时、准确、无偏差。

这套针对性的关联交易风险管控方案,让桂林线缆集团的税务合规管理质效显著提升。2024年,全集团税务风险发生率同比下降20%,且已连续5年保持纳税信用A级企业荣誉,为外向型大企业破解特有合规难题提供了实践样本。

从瓮福集团的“诚信生态”,到铁建装备的“体系破局”,再到桂林线缆集团的“痛点攻坚”,3家大型企业的合规路径虽各有侧重,却都异曲同“规”。它们以差异化的创新实践生动表明,合规不是束缚企业发展的枷锁,而是保障其行稳致远的护航舰;不是千企一面的“形式主义”,而是与企业战略、业务特性和发展愿景深度融合的必然选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