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视点

“加禾”万事兴

2025年10月20日 15:23:39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10月10日一大早,国家税务总局剑河县税务局干部龙通森,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柳川镇加禾村党支部书记刘守武的电话,说村里的自来水管网受损严重,一些村民饮水困难,希望帮扶单位来实地看一看。龙通森向局里反映后,局党委书记、局长曾剑锋拉上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副局长杨子文、分管财务工作的副局长王菁,与龙通森一起往村里赶去。

龙通森今年39岁。2023年5月,他主动报名接过单位驻村帮扶的“接力棒”,到加禾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加禾村村景。

一行四人到村里后,立即向村民了解情况。原来,2011年,在惠民政策支持下,加禾村208户村民实现自来水入户。近期,村里自来水管网受损,发生漏水,但因当年的施工图纸缺失,加上近年来路面全部硬化,难以精准查找和维修“漏点”。经过实地查看情况后,他们与村民一起,就村里自来水管网维修事宜开了个“院坝会”。经过商议,村“两委”决定从村头的总蓄水池开始重新铺设入户管网,各项材料加上人工费用预计需要10万元。剑河县税务局领导表示将尽力给予资金支持,还会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争取把这项工作纳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保障。

开完会后,龙通森像往常一样在村里四处转转。“成保哥,过几天给儿子娶媳妇,记得要去‘民族团结食堂’操办哩!”龙通森碰到正在修整庭院的村民肖成保,道喜之余,他又叮嘱了几句。“龙书记放心,我们村有两块‘国字头’招牌,我肯定不会给村里抹黑。”肖成保应道。

加禾村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村。此前,村民家里乔迁、升学、满月等大事小情都要办酒,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较为突出。龙通森来到村里后,抓住村“两委”修订《村规民约》的契机,积极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民族小食堂,喜气闹洋洋,八菜加一汤,节俭又健康。”说起这事儿,村民都竖大拇指。得益于乡村治理的显著成效,加禾村2024年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今年5月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走在加禾村铺满柏油路的乡村小道上,只见一户户农家小院被绿树繁花簇拥环绕,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整洁有序、花香四溢,文明标语、漫画等点缀墙垣,处处流露出乡村文明新气象。

村党支部宣传委员吴兴江笑盈盈地迎面走来:“龙书记,今年西瓜丰收了!”吴兴江家以前守着几亩薄田,日子过得紧巴巴,后来承包了村里的撂荒地种西瓜,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人勤土生金,跟着村里发展特色产业,往后的日子比西瓜还要甜!”龙通森笑着说。

“人情负担减轻了,大家腾出更多精力搞生产、抓经济。”龙通森给同行的局领导算了一笔账,“我们整合了366亩撂荒地入股企业,建成产业大棚605个,发展多花黄精育苗、林下淡竹叶等中药材种植620亩,带动168户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吸纳2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正说着,龙通森的电话响了,是今年刚从凯里学院毕业的谢显胜打来的。他说,自己想一边备考公务员,一边到村委会帮帮忙。龙通森一口答应下来,鼓励他多为村民办实事。

去年2月,谢显胜的父亲因病离世,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又需要住院治疗。突发的巨大变故,让原本就经济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谢显胜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还一度滋生了放弃学业的想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龙通森帮助他申请各项帮扶政策,还经常打电话鼓励他树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帮扶工作就像一束光,要让人燃起希望。”龙通森在工作中发现,一些村民认为读书是“远水”,只有外出打工才能解“近渴”。于是每次入户走访时,他都要宣传读书的作用,还多方募集到8万元助学资金,对考上大学、参军入伍的学生进行奖励。

离开加禾村前,龙通森对村民们说,他马上去镇政府、县水务局等部门跑一趟,为加禾村自来水工程争取更多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