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在绿色税制的激励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自觉强化环保意识,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产业发展“含绿量”持续增强。国家税务总局兴义市税务局聚焦企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办税服务举措,全面落实绿色税费政策体系,以精准政策服务赋能企业绿色转型跑出“加速度”。
税惠赋能,助力垃圾从“污染源”变为“城市矿产”
走进黔西南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现代化厂区整洁干净,中控室技术人员正结合监控视频和实时数据远程控制焚烧锅炉、发电机设备运转,被丢弃的生活垃圾在焚烧炉内“浴火重生”,经过重重关卡最终转化为清洁的电力能源,实现吃“废”吐“金”的循环利用。
据悉,该公司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使环保能耗在原有基础上下降1-2%,并配置国际领先的烟气净化系统和渗滤液处理系统,大幅降低废气、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利用余热锅炉回收焚烧热量,将水转化为热蒸汽,经汽轮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实现热能高效转化。通过多重工艺,公司处理的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率达98%,垃圾年处理量达40至43万吨,年发电量约1.4亿度。
“资源利用最大化对我们的设备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设备升级和维护,而看得见的税惠政策红利减轻了我们的资金负担。”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负责人欧子健说,“税务部门及时上门解答我们的涉税问题,开展政策精准辅导,让我们更有信心走好环保发展之路。目前我们正大力开展设备升级改造,快速推进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为贵州省绿色低碳发展作出贡献。”
为充分发挥绿色税制的生态保护作用,兴义市税务局主动靠前,为符合税费优惠条件的企业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面对面提供政策咨询辅导、流程操作演示等涉税费服务。同时,梳理“绿色税收政策清单”,积极对接企业问需解难,辅导企业及时理顺政策、规范经营,推动税惠红利精准“滴灌”绿色企业。
服务添力,为“固废”到“再生”提供可持续发展后劲
位于兴义市清水河工业园区的贵州兴电石膏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生产、研发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的企业,公司采用国内领先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将建筑石膏粉、促凝剂、淀粉等辅料进行深加工,生产出无甲醛、抗折、强度高的环保型板材,其中,95%的原材料来源于火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脱硫石膏),有效实现生产废料的资源再生利用和煤电产业的链条延伸。
“公司投产至今,已累计回收利用脱硫石膏100多万吨,产品陆续销往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实现总资产超3亿元。”贵州兴电石膏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敖玉说,“在企业‘变废为宝’的发展道路上,离不开税务部门的一路相伴,税务干部经常上门辅导政策,我们遇到的涉税疑难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涉税事项办理效率大幅提高,让我们可以专心研究工艺流程优化和固废利用设备升级。”
为助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走好绿色发展道路,兴义市税务局建立完善税企直联机制,组建“绿色税制专家团”主动提供“送策上门”服务,通过实地走访问计问需、电话沟通答疑解惑,“一对一”“点对点”精准“靶向”服务,帮助企业精准理解政策要点、高效解决办税难题。
下一步,兴义市税务局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做好政策宣传、优化纳税服务,持续发挥绿色税制正向激励作用,引导更多企业走上“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共同守护蓝天碧水。(罗春红 李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