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泉市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牛场双龙工业园区内的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钛白粉生产线三期10万吨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运输车辆、挖掘机、叉车等施工车辆往来穿梭、有序作业,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得益于税务部门的支持,帮助我们更正理解误区,今年以来公司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205.68万元。税惠‘及时雨’让公司能够放开手脚干。”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副经理刘清明说,“三期建成投产后,公司高端钛白粉年产量将达22万吨,产值将突破3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达25%。”
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主要围绕钛、磷、硫、铁、钙等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及资源循环利用开发,是贵州省唯一一家钛白粉生产企业。目前已建成年产12万吨钛白粉、50万吨硫铁矿制酸、30万吨过磷酸钙等7条生产线。
“在企业主导的深度产学研融合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由于我们对一些税惠政策认识不清,对于研发费用的认定和资料难以准确归集,要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离不开税惠政策的‘解渴’。”刘清明对税务部门无微不至的服务感到特别暖心。
为解决企业堵点、卡点,福泉市税务局建立高新技术企业“一企一策”服务档案,动态跟踪胜威福全化工公司研发创新情况,向企业讲清讲透人员人工、直接投入、折旧等相关费用支出。并根据企业产学融合特点,针对性讲解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范围、可扣除的类型等政策规定等。
更好发挥税收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作用,福泉市税务局在辅导企业准确归集核算研发费用的基础上,积极宣讲《优化预缴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重点介绍新增申请时间点这一关键举措,让企业至少提前3个月享受,助力企业拥有更灵活的资金抢占市场先机。
“公司起初的产学研用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是通过对相关政策深入理解,和税务干部的‘手把手’辅导帮助,我们才放心对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行实践。”刘清明感慨。
产学研用是链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制造的桥梁。胜威福全公司与常州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进一步畅通,在产品生产关键工序上取得有效突破,利用工艺创新、技术创新,实现生产能耗大幅下降,企业成本进一步降低。目前,单套生产线可产出七水硫酸亚铁5万至6万吨,产值约7000万元,每吨产品节约用电40度,人工下降300%,实现整线自动化操作,连续化生产。
“税务部门要全力解决纳税人的所需所求。”福泉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倾听纳税人缴费人的所需所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力。
(来源:福泉市税务局 胡双慧)